这样的奶牛日粮配方怎么做?新西兰白兔营养标准

这样的奶牛日粮配方怎么做?



1、这样的奶牛日粮配方怎么做?



2、新西兰白兔营养标准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新西兰白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出适合本地家兔营养需要的配合日粮。试验选取35日龄的断奶仔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高DE、低CP、低CF、低EE型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高DE、低CP、低CF、高EE型日粮,低DE、低CP、高CF、高EE型日粮,低DE、高CP、高CF、低EE型日粮,饲养至70日龄。在此期间,每周空腹称重,旨在从生长速度以及料肉比等生长指标上比较不同营养水平饲粮对新西兰白兔早期(42~70日龄)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兔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增重效果差异不明显;试验Ⅰ、Ⅲ组与对照组试验兔间的料肉比差异显著(P<0.01或P<0.05),Ⅰ组的料肉比极显著降低。因此,在1定范围内用高DE、低CP、低CF、高EE型日粮饲喂家兔效果明显、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良好。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营养水平;生长速度;料肉比 中图分类号 S816.31 目前国内外在不同的营养水平对育肥兔的生产性能影响方面作了1定研究和报道,但结论不1,消化能上推荐11.34 MJ/kg(徐震宇等,2006),李宏、魏云霞(2002)、T. Gidenne(2003)提出10.5 MJ/kg。粗蛋白质水平在11%~20%之间作了不少试验,较多的是以18%~20%为最佳的粗蛋白质水平。虽然我国饲养肉兔历史悠久,在引种、繁殖、品种杂交上做了大量工作,对营养需要方面虽取得了1定成绩,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广大农村在饲养肉兔上基本处于有啥喂啥的传统饲养方式。 试验参考NRC标准和国内外的试验结果,探讨适宜我国条件下饲养肉兔的最佳消化能、粗蛋白质营养标准,以满足肉兔生长发育的需要及达到较好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选用35日龄、健康、发育良好、体重相近的断奶仔兔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30只(公母各半),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 1.2 饲养管理 半封闭式兔舍,单列式兔笼,单笼饲养。每笼设有乳头式自动饮水器。为了尽量减少系统误差,各组公母的南北位置相同(即采光相等)。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高DE、低CP、低CF、高EE,低DE、低CP、高CF、高EE,低DE、高CP、高CF、低EE型日粮,对照组饲喂高DE、低CP、低CF、低EE型日粮,自由采食与饮水。 1.3 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 1.4 测定项目 空腹测定试验兔始末体重,计算增重、日增重、饲料消耗量及其报酬,分析经济效益等。 1.5 处据处理 采用SPSS11.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兔生长速度(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经方差分析,4组试验兔35日龄时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母兔在试验期间的生长速度低于另外3组的试验母兔。相对于试验公兔,对照组在试验期间的生长速度则略低于另外3组,而另外3组之间的差异则较小。 2.2 试验兔增重表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Ⅰ~Ⅲ组全期只均增重为800.0

5、835.96和831.88 g,对照组只均增重为762.48 g;试验Ⅰ~Ⅲ组日增重分别为28.5

7、29.8

6、29.71 g,对照组日增重为27.23 g。试验Ⅰ~Ⅲ组只均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92%、9.66%、9.11%,差异不显著(P>0.05)。 2.3 试验兔耗料及饲料报酬(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对照组试验兔每千克增重需消耗饲料3.42 kg,试验Ⅰ~Ⅲ组试验兔每千克增重耗料分别为3.1

3、3.5

0、3.59 kg。对照组与试验Ⅰ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Ⅲ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相比对照组节约饲料8.48%,试验Ⅱ、Ⅲ组两组相比对照组则多消耗饲料2.34%、4.97%。 2.4 试验兔病、死亡数(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各组原饲养只数均为30只(公母各半),在试验期间,试验Ⅰ~Ⅲ组试验兔的病、死亡只数分别为9只、4只、4只,病、死亡率为30%、13.33%、13.33%;对照组试验兔病、死亡只数为7只,病、死亡率23.33%。试验Ⅰ组的病、死亡率较对照组提高了29%,Ⅱ、Ⅲ两组则都降低了43%。 2.5 试验兔经济效益(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只均饲养成本(饲料成本+其它成本)共为4.09元,只均产值为10.68元,只均获得纯利润6.59元;试验Ⅰ~Ⅲ组的只均饲养成本(饲料成本+其它成本)分别为4.0

7、4.3

6、4.47元,只均产值分别达11.2

0、11.7

0、11.65元,最终可分别获利7.1

3、7.34和7.18元,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19%、11.38%、8.95%。 3 讨论 3.1 能量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日粮中所含的消化能略高于另外两组,约0.42~1.2 MJ/kg;有关新西兰白兔的能量需要,国外的研究结果1般认为DE在10.04~11.72 MJ/kg,NRC 标准的推荐量DE为10.46 MJ/kg,国内的研究很少,且观点不1致。Cs. Eiben等(2008)认为育肥肉兔的日粮含10.88 MJ/kg能量,16%~17%的粗蛋白,可获得良好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翁宇挺等(2006)所得的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在10.46~11.72 MJ/(kg DM),粗蛋白质水平为16%~18%时,生长兔的生产性能等指标能获得最佳值。李万军等(2005)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新西兰生长兔生产性能、能量利用、盲肠发酵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营养水平为DE 9.62 MJ/kg、CP 13.5%、CF 17%。 3.2 蛋白质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4组试验日粮中所含的粗蛋白,试验Ⅲ组中粗蛋白的含量最高,并明显高出约2~3个百分点。宋富琴等(2006)用6种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的日粮饲喂 45日龄的塞北肉兔,结果得出肉用兔生长阶段的日粮中消化能含量为10.51~11.91 MJ/kg,粗蛋白含量为15.31%~17.86%时试验兔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和屠宰率最高,这与 NRC等的结果基本1致;Takeshi Yamanouchi MD.等(2007)用 28 日龄的地方肉兔进行试验,得出日粮中消化能为10.87~11.29 MJ/kg、粗蛋白质为16%~17%时,可获得良好的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且发现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随着能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饲料转化率、屠宰率均得到改善。 3.3 粗纤维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4组试验日粮中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中粗纤维的含量要高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2~3个百分点。雷秋霞、李福昌(2006)指出:粗纤维含量升高时,日粮中所有成分的消化率均下降,但在通常摄入纤维素水平范围内这1影响并不大。钟荣珍、王海霞(2006)试验表明,日粮中酸性洗涤纤维从18%增加到23.8%时,尽管由此降低了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消化率,但因饲料摄入量增加,所以对生产的影响不是很大。T. Gidenne(2003)的试验表明,随日粮粗纤维含量增加,养分消化率明显下降,饲料转化率也随之降低。Nicholas Ahn等(2002)提出粗纤维含量与消化率之间有高度负相关,粗纤维含量在10%~30%时每增加1%,能量消化率下降1.5%~4.5%,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增加时,将加重消化道的负担,肠道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影响了大肠对粗纤维及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3.4 粗脂肪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脂肪是能量来源与沉积体脂肪的营养物质之1,1般认为家兔日粮需要含有2%~5%的脂肪。日粮中含脂肪多少直接影响家兔的采食量,家兔喜欢吃脂肪含量为5%~10%的日粮;日粮中脂肪含量低于5%或高于20%时,都会降低兔的适口性。 3.5 矿物质(Ca、P) 对家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Ⅱ、Ⅲ组日粮中钙的含量略高出另两组0.4~0.6个百分点,磷的含量高出另外两组0.14~0.17个百分点。各类家兔日粮中钙的需要量,生长兔、肥育兔为1.0%~1.2%,成年兔、空怀兔为1.0%,妊娠后期和哺乳母兔1.0%~1.2%。磷对兔的骨骼和身体细胞的形成,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等都是必需的。钙、磷比例以维持2:1为好,并且应保证有维生素D的供给。豆科牧草含钙多;粮谷、糠麸、油饼含磷多;青草野菜含钙多于磷;贝粉、石灰石粉含钙多;骨粉、磷酸钙等含钙和磷都多,但钙比磷至少多1倍,是家兔最好的钙、磷补充饲料。 4 小结 35 d试验结果经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间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与试验Ⅰ组间的料肉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试验Ⅲ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试验Ⅱ组间的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从经济效益分析中可以看出:4组试验日粮因饲料组合不同及饲料报酬的差异,其经济效益也不同,每增重1千克需饲料成本以试验Ⅱ组为最佳,而非料肉比最低的试验Ⅰ组为最佳,这是因为根据家兔饲养标准要达到其要求,必须要在配合日粮中加大能量饲料的成分,从而增加了饲料的总成本,同时,幼兔的饲养日粮中能量饲料的含量太高,会产生“后肠碳水化合物”效应,影响其生长性能,甚至成活率,最终将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本次试验分析,新西兰白兔(42~70日龄)消化能在9.55~10.5 MJ/kg,粗蛋白质在16%~17%,粗纤维在15.5%~17.5%,粗脂肪在2.0%~2.5%,钙、磷在1.0%~1.3%和0.5%~0.6%范围较为合适。



3、这样的奶牛日粮配方怎么做?



4、日粮对养殖的意义?

单1的饲料原料各有其特点,有的是以供应能量为主,有的是以供应蛋白质和氨基酸为主,每种饲料原料的维生素或矿物质种类和含量多少也有区别, 所以单1饲料原料普遍存在着营养不平衡、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要,严重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饲料人才经过研究发现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使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极大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 ,达到节约和合理利用饲料资源的目的。如利用不同饲料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进行搭配,使饲料间的氨基酸发生互补作用,或补充缺少的氨基酸,使所配饲料中的必需氨基酸达到平衡,有利于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由于饲料互相搭配也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促进了动物食欲。 搭配饲料也可以有效地消除某种饲料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等问题,提高了饲料品质。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和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营养物质依1定比例,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起来,形成营养价值全面的、能满足畜禽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叫做配合饲料,也叫全价饲料。配合饲料生产要受饲料法规、管理条例和有关标准的约束,有利于保证其质量,有利于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配合饲料可直接或稍加处理便可饲喂,方便了用户使用、运输和贮存,减轻了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日粮:满足1头动物1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食的各种饲料总量称为日粮。饲粮: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畜牧生产,通常采用群饲,为了便于饲料生产工业化、饲料管理操作机械化,常将按动物群饲的情况下饲粮中的各原料组成换算成百分含量,而后配制成满足1定生产水平类群动物营养要求的全价饲料,将这种按百分比配成的全价饲料称为饲粮。饲料配方:饲粮中各饲料原料组成的百分比构成,就称为饲料配方。配合饲料:按饲料工业操作程序,将各饲料原料依1定工艺流程均匀混合起来,形成的混合物叫配合饲料。配合饲料是集约化饲养和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5、论述饲养标准和动物日粮对养殖的意义?

真正的意义在于,按动物发育生长规律配制日粮,可以使饲料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减少浪费,降价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6、我国目前是否制定了水貂饲养标准或日粮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水貂的饲养标准。这里介绍的是国内有代表性的日粮标准,供试用和回参考。答各地在应用时,应根据本地的饲料种类、水貂营养状况灵活掌握。 (1)以热量为基础的日粮标准根据水貂不同生物学时期日需代谢能的热量为基础,并规定日粮中所含可消化蛋白质的数量(表3)。 表3 以热能为基础的日粮标准(每天每只)注:

1、本表是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水貂试验场1972—1975年的日粮以及横道、烟台等貂场的部分日粮资料计算整理;

2、在230千卡(1卡=4.18焦耳)的基础上,根据仔貂数和采食量增加热能和可消化蛋白质。 (2)以重量为基础的日粮标准该经验标准是根据水貂不同生物学时期每天所需饲料的总重量为基础,并规定日粮中所含可消化蛋白质数量以及各类饲料所占重量的百分比,见表4。 表4 以重量为基础的日粮标准(每天每只)注:

1、鱼类按鲜饲料计算,干动物性饲料按浸泡或蒸煮加工后的量计算,窝头或烤糕按熟制品计算。

2、维生素、抗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因数量微少,单独加入,不计算在内。

3、哺乳期的标准是基础母貂连同仔貂的量。 维生素添加量见表5。 表5 水貂日粮中维生素制剂的添加量(每天每只)。

相似内容
更多>